第三届“登峰杯”大赛 机器人竞赛-智能机器人对抗项目规则
2018-05-11 16:43:18 来源: 您是第位浏览者
智能机器人对抗项目规则
一、竞赛任务
“智能机器人对抗大赛”以大赛组委会开发的智能激光对战机器人为平台。在比赛过程中,机器人将在各参赛队伍编写的人工智能程序控制下自主实现对抗功能,通过发射激光击中对方激光接收器的方式减少对方生命值,进而赢得比赛胜利。




二、竞赛场地标准
1、场地(内径):长240cm、宽240cm、高20cm,如图1竞赛场地示意图所示。

2、墙壁:场地墙壁内侧为纯黑色,哑光。
3、地面:比赛图纸直接平铺在比赛场馆的室内地面上,其地面的材质以比赛场馆的室内地面为准,上面铺有一张广告喷绘布,喷绘布文件在官网下载。
4、得分阵地:边长为100mm的正方形区域,统一为纯银色即时贴。
5、障碍物:边长为300mm、高度为300mm的障碍物,颜色为纯黑色,摆放在指定位置。
三、比赛环境照明
比赛场地环境为没有室外自然光照射的室内,室内上方为稳定的照明灯光。
比赛场地中禁止使用闪光灯。
参赛者在比赛前将会有机会了解场地及周围环境灯光,竞赛期间的照明条件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四、机器人标准
智能机器人对抗项目以大赛组委会开发的智能激光对战机器人为平台,采用1vs1进行激光对战。
在比赛过程中,机器人将在各参赛队伍编写的人工智能程序控制下自主实现对抗功能,比赛需全程自主运行,完成场地搜索、抢占阵地、激光攻击、防御、逃逸等任务,不能进行任何遥控操作。
参赛队伍可以对机器人进行改装,但为使各参赛队伍能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公平竞赛,对参赛的机器人做如下限制:
1、禁止更换机器人主控单元、减速电机、电池。
2、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扩展多种传感器对机器人的竞赛过程进行精确控制,但不允许故意干扰对方进行目标靶的红外识别检测,不允许安装超高亮的发光装置。
3、机器人尺寸(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所有部位展开后得最大尺寸)不大于20cm*20cm*20cm(长宽高)。
4、比赛时,需使用组委会提供的比赛专用目标靶及激光枪,目标靶如图2所示,激光枪如图3所示。


图2 目标靶 图3 激光枪
5、目标靶:目标靶必须安装在机器人正上方规定位置,统一高度为14.5cm,目标靶的四周不允许有任何物体遮挡。
6、激光枪:由参赛选手安装在机器人规定位置,但要求方位发射角度小于±90°,俯仰角度不受限制。
五、比赛规则
1、竞赛任务

竞赛任务包括抢占阵地与激光攻击。
抢占阵地:在比赛场地中分布有6个得分阵地,机器人在得分阵地上方停留2秒并闪烁红色指示灯,可获取对应得分,同一阵地不重复得分。
激光攻击:在比赛过程中,机器人通过激光枪击打敌方机器人的目标靶面,攻击方向分为前方、后方,一次有效的前方击打可使敌方机器人失去1点生命值,一次有效的后方击打可使敌方机器人失去2点生命值(激光击中目标靶,光点在靶面上停留超过0.1秒视为有效,否则无效)。连续击打无效,即目标靶失去生命值后有2秒的免伤期。
2、子弹及生命值
每个机器人初始拥有10发子弹,16点生命值;每次击打减少一发子弹,被敌方有效击打失去相应生命值;同时,子弹减少后会以30秒/发速度恢复,生命值失去后会以30秒/点速度恢复,生命值减少为0判定为失败方。
3、竞赛顺序
参赛选手通过抽签进行分组,按照分组进行对应的循环赛与晋级赛。
4、比赛时间
每场比赛为3分钟,比赛开始前每队有2分钟的准备时间。
在比赛中由参赛选手负责放置机器人,准备好后示意裁判,裁判吹哨开始比赛,参赛选手立即启动机器人并退离场地。
参赛选手在设计程序时需加入机器人比赛结束自动停止功能(即比赛开始3分钟后,机器人自动停止所有电机及激光武器装置)。
六、评分标准
1、得分
机器人离开己方出发区,得10分(不重复得分)。
机器人每抢占一个得分阵地,得20分(单个阵地只有一次有效分)。
机器人有效打击敌方机器人,至对方每失去一个生命值,得50分。
2、罚分
比赛过程中,机器人推动场地建筑物(建筑物移动距离大于2cm),扣20/次。
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触碰机器人,扣100/次。
机器人故意冲撞对方机器人(高速撞对方机器人),扣50分/次(触碰除外)。
比赛结束,未能停止电机运动或还在激光打击,扣100分。
3、比赛总分
在比赛过程中有效得分-罚分=该轮比赛总分。
如在比赛过程中,机器人生命值减少为0,比赛提前结束,直接判为失败方。
4、排名方法
在循环赛中,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输一场积0分。积分高的队伍进入下一轮比赛。出现积分相同得队伍以有效激光击打得分多的队伍排名靠前。
在淘汰赛中,以比赛总分多得队伍为胜。总分相同的,以有效激光击打得分多的队伍为胜。